论近代物理对朴素哲学观念的颠覆

 

这篇博文的语言比较严肃,这是因为它是我的哲学课程论文… (李超杰老师所授通选课 哲学导论 ,推荐!)文字功底太差,望见谅…

此外,本文对于量子力学的讨论局限于哥本哈根诠释,which … 我本人并不相信 但它毕竟是标准诠释,故以此为代表加以介绍(关键是,多世界和退相干我也讲不清楚 …)

2018 年 5 月注:更精彩的演绎,参见友人 @Brian Chang 新近撰写的文章(竟然被果壳转载了): 量子力学如何天翻地覆地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理解? 本文是其初始参考材料之一

引言

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石的近代物理不仅是 20 世纪科学领域上的一大飞跃,更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一次巨大变革。

在系统地学习过这两门课程之后,笔者发现,要理解这两大理论的自然性,以及其背后隐含的哲学思想,不能只看其数学形式,还应考察其发展历程。

19 世纪末期,建立在力学、电磁学基础上的经典物理渐趋完善。在当时的科学界中,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,人类已经完备地掌握了认识世界的理论,剩余的工作只是纯粹的应用以及少许的修补罢了。正如著名物理学家A. A. 迈克尔逊曾说过的,“物理学的真理恐怕得到小数点第六位之后去寻找。”1

然而,情况旋即发生了变化;有两个问题(常被戏称为“ 晴空中的两朵乌云 ”)无法用当时看似完备的理论进行解释2,它们分别导致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建立。

相对论及其哲学思想

第一朵“乌云”与我们对时空的认识有关:根据电磁理论,我们可以测得地球相对于绝对时空(或以太,ether)的运动速率;而大量实验却表明,地球貌似静止在绝对时空当中一动不动3

这一结论对物理学家来说是难以接受的,它几乎等同于 地心说 的复活。为了应对这一困难,理论家们提出了各种设想;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想法便是地球会 拖拽 以太,使其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,依然相对以太静止。但这些理论最终都难以与实验吻合。

在此过程中,少有人去考察这一问题的前提——即绝对时空的存在性。事实上,在此之前,时空的绝对性被认为是一种先验的概念。这一想法不仅被当时的科学家广泛接受,甚至被大部分哲学家所认同。

时空的相对性

对绝对时空的经典论述见于康德的《纯粹理性批判》之中。康德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先验性(transcendental);虽说他同时强调知觉时间的主观性,但这只是感知层面的相对不同。在物理层面,时空自然具有某种绝对性4

少数哲学家给出了相反的观点,其中代表性的一位便是因强调经验而被列宁大加批判的物理学家、哲学家E. 马赫。马赫推崇实证主义,反对牛顿的时空观,尤其反对绝对 空间 的概念5

马赫的观点对爱因斯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相对论实际正是这一观念的数学实现。在相对论中,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时空,但两个事件的 相对间隔 是绝对不变的。这一体系解决了上述第一朵乌云的困难:如果根本没有所谓的绝对时空,地球相对绝对时空的运动自然便不复存在了。


爱因斯坦在思想上的另一推进,在于强调了 时间 的相对性,并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极大地等同了起来。在某些情况下,时间成分和空间成分甚至可以相互转化。

例如,相对论表明,在某观测者看来同时不同地的两个事件,在另一个观测者看来很可能是 不同时 但几乎同地发生的。这是哲学难以遇见的结果,因为这一现象只在高速运动情况下变得显著,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对应。由此可见,经验对认识有重大影响。设想一种智慧(或如康德所言,“ 有限的理性存在者 ”),它们诞生于高速运动的宇宙尘埃中,不难猜想,对他们而言时空的相对性应当是不言而喻的事实;而由于我们生活的时空十分接近于平坦和静态,绝对时空似乎显得更为自然,因此时空的相对性便似乎难以接受了。

相对时空对因果律的保持

一般的相对时空(尤其是相对的时间)之所以难以被预见和接受,还有一重大的原因,就是其可能违背因果律。如果时间是相对的,考虑由因果链条相连的事件 $A\to B$, 由于时间的相对性,在另一个观测者看来,说不定会发生因果倒转 $B\to A$.

因果律不复存在的世界显然是难以想象的。但有趣的是,哲学确实曾对因果律的客观性产生过质疑,事实上,休谟便认为因果律只是心理上主观归纳的结果6。 然而,物理学的发展实际否定了休谟的这种观点;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是可以检验的,互为因果的事件通过物理上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。

例如,按照休谟的观点,“下雨”$\to$“地湿”很可能是主观归纳的后果,并不是所谓的客观因果;而事实上,“地湿”是雨滴和地面相互作用的后果,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科学仪器探测到,它正是因果联系的实际表现。

那么,如何解决相对时空可能带来的因果矛盾呢?爱因斯坦引入了一个假定,即相互作用的传递速率有一个上限;换句话说,就是因果链条的传递不能是瞬时的。同时,物体运动的速率自然也不能超过相互作用速率上限;而这一上限本身则是一个常量,它正是电磁理论预测的光速

上述超距作用不存在的假定,结合相对论的数学结构,保证了因果顺序不被破坏。也就是说,逻辑上的因果固定了时间上的先后;如果$A,B$事件之间存在因果联系,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不会因时间的相对性被打乱。


综上所述,相对论在哲学上的突破主要在于引入了时间维度的相对性,推翻了朴素的绝对时空观念。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,相对论特意保证了因果律不被破坏,其内核依然是经典的决定论;在这一点上,相对论与牛顿力学是一致的。

与之相反,量子力学则具有强烈的非决定论倾向。此外,量子理论本身的结构都表现出了对客观实在的强烈怀疑。

量子力学及其哲学思想

19世纪物理学界的第二朵“乌云”与光(辐射)的本质有关。“量子化”缘起于M. 普朗克,他发现在某些情况下,辐射似乎是以一份一份能量包 形式发出的,而非连续的 能量流。爱因斯坦正式提出了 量子 的假设,重申了普朗克的思想,并获得了很大成功7

辐射是由原子发出的,辐射的量子化自然引发了一种猜想,即原子本身可能也是一层一层的;这种阶梯一样的 层状结构 导致了辐射场的量子化。N. 玻尔由此提出了玻尔模型,这一模型与实际吻合得不错,但至于原子为何会形成这种层状结构,玻尔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。直到1924年,L. 德布罗意提出了 物质波 的创造性设想。

德布罗意认为,微观物质可能以一种 波动 的形式存在;原子的层状结构是因为电子在原子周围形成了圆形的驻波,这自然导致了量子化。该过程的图像如下所示8

玻尔模型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

玻尔模型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,来源:
https://skullsinthestars.com/2015/05/20/1975-the-year-that-quantum-mechanics-met-gravity/

这一妙想自然地说明了原子能级的形成,但其本身确是十分反直观的。要知道,原子论的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德谟克里特,相应地对光的波动性也有过长久的讨论,但电子是个波的想法的确可以说是开创性的。

后来,通过精密的实验,我们的确观测到了电子之间的干涉、衍射,正如普通的波动一样。自从物质波开始,量子力学便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理论了,而逐渐具有愈加丰富的哲学内涵。

量子力学(传统诠释)必然导致非决定论

任何波动均可用数学上的 波动方程 来描述。物质波提出后不久,E. 薛定谔发表了物质波所满足的波动方程。通过求解波动方程,得到相应的 波函数,薛定谔给出了比玻尔模型更为精确、丰富的原子描述。

然而,以“波动”取代“粒子”,自然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;例如,波的位置是难以确定的,如图所示9,但是我们探测到的电子似乎具有明确的位置。

波粒二象性自然导致不确性

波粒二象性自然导致不确定性,来源:
http://www.canadaconnects.ca/quantumphysics/10068/

实验表明,这种不确定性是确实存在的:取若干具有同样波函数 $\Psi$ 的微观粒子,测量它们的位置,虽然每一次测量都得到了几乎精确的粒子位置,但各次测量结果并不一致,而是满足一定的概率分布。这被称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,有时更简洁地称为测不准原理

这表明,量子力学是反决定论的。它只能给出一系列可能的结果,以及相应的概率;对测量结果进行精确预测是根本上不可能的。笃信决定论的爱因斯坦因此对量子力学大加批判,但也无可奈何,因为量子力学确实给出了符合实验的结果。

由此可见,决定论很可能是不成立的;有观点认为,这给自由意志打开了一扇大门。事实上,强决定论的直接后果便是自由意志不复存在,即使我们感知拥有自由意志,也很可能只是一种假象。虽说量子力学框架下的“自由”也只是一定范围内的随机过程,似乎也看不出“意志”的存在,但至少给出了自由意志的一种可能,聊胜于无。

量子力学内蕴的反实在性

此外,量子力学意义下的测量本身也具有特殊的意义,事实上,

观测不仅妨碍了被测对象,而且创造了它…… 我们强迫(电子)保持确定的位置…… 我们自己创造了观测的结果。10
  —— P. 约当11

从测量前的不定到测量后的确定,这一过程称为波函数的坍缩

为什么测量可以触发波函数的坍缩呢?有意思的是,唯心主义 者认为,这正是由于人类的意识活动造成的,颇有种“存在即是被感知”的意味;但对如何科学地界定“意识”,比如,低等动物是否拥有意志,能否引发波函数的坍缩,他们并没有给出解答。稍微传统一点的观点则认为,测量仪器与波函数的相互作用( 退相干 )导致了坍缩,但具体过程如何也是说不清道不明。

事实上,坍缩的本质直至今日依然是未解之谜。而且,由于任何物理实验均涉及到观测,要通过物理本身研究测量的本质几乎是不可能的,近似于一个循环论证。因此,这方面的研究基本等同于哲学;而不论采用上述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观点,均不得不承认,测量会对状态产生不可消除的干扰,而且这种干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。也就是说,我们无法触及独立于观测的客观实在。由此可见,量子力学本质上便明显具有反实在论的特征。


进一步的数学形式化表明,波函数对应于抽象空间中的一种状态;这一量子态包含了粒子的所有信息。粒子关于坐标的概率分布,实际上是量子态的坐标表象representation)。

这一数学结构强烈地暗示着在物质世界之上似乎还存在着某种本体,或某种理念世界,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影。这似乎与柏拉图的设想十分吻合。

由此可见,量子力学几乎对我们所熟识的一切朴素哲学观念提出了质疑。它表明,决定论很可能是不成立的,但这还好,顺便给自由意志留下了余地;然而它还进一步表明,客观实在可能并不存在,即使存在,也难以触及;我们生活的世界极有可能是一种表象。而这一切都源于波粒二象性的假定。

如果否定波粒二象性,自然就解决了上述哲学困扰。然而,波粒二象性已经受了最为严苛的检验;事实上,20世纪的科技革命基本是建立在上述量子力学框架之上的,它造就了我们手中的一切电子设备,同时还给一度完全依赖于经验的化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解释。

也就是说,量子理论及其后续发展给出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精确的,我们很可能不得不接受这一违背经验但与实证吻合的世界观。

总结

通过上述讨论可知,上世纪物理学的革命与其说是理论的飞跃,不如说是思想的巨大变革。物理学的进步,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这些古老的哲学问题;而且,为了理解这些理论的结构,或许不得不放弃绝对时间、决定论、实在论这些朴素的哲学观念。

同时,我们发现,这一系列讨论可以基本不引入数学,但必须基于数学,且保持谨慎,避免产生误解。目前关于物理学之哲学本质的讨论常走向极端;例如,近来有许多关于量子力学与佛学的讨论12, 有一定道理,但大都是牵强附会,同时曲解了量子力学与佛学二者的本意。而掌握充分数学工具者则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,精于计算而不论本质。这些都是有害的做法。对于科学之哲学的讨论,不应局限于一家之言,且应当注重实证;本文便是基于此原则的一种尝试。

  1. John Horgan, The End of Science (1996), p.19. 

  2. 参见 W. 汤姆逊、开尔文勋爵的演讲:《19世纪热和光的动力学理论上空的乌云》(1900)。 

  3.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当属著名的 迈克尔逊–莫雷实验,其中的 迈克尔逊 正是前文提及的A. A. 迈克尔逊。 

  4. 罗素:《西方哲学史》,商务印书馆(2011)。 

  5. Ernst Mach, The Science of Mechanics, LaSalle, IL: Open Court Publishing (1960). 

  6. 钱捷. 因果律的休谟诠释和康德诠释——兼对《休谟因果问题的重新发现及解决》一文提几点质疑 [J]. 哲学研究, 1999, (03): 12-20. 

  7. 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的工作正是这里提到的光电效应,而非相对论。 

  8. 图像据网络资源修改得到。 

  9. 图像来源于网络。 

  10. 这里介绍的是量子力学的诠释中被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种,即 哥本哈根诠释 ;另外还有一些看似更为异想天开(实际很有道理)的诠释,例如多世界诠释,此处暂不讨论。 

  11. M. Jammer, The Philosophy of Quantum Mechanics, Wiley, New York (1974) p.151. 

  12. 参见朱清时院士的演讲:《物理学步入禅境:缘起性空》,非正面示例,不推荐在学好量子力学之前阅读!